摘要:了解唐煌 问:你是如何与戏剧结缘的? 答:小时候特别喜欢模仿。我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洛桑和柏林演的《洛桑学艺》是我最喜欢看的,每一个段子我都能演、都能倒背如流,包括他的口技,像马刀舞曲。 在贵大艺术学院
了解唐煌 问:你是如何与戏剧结缘的? 答:小时候特别喜欢模仿。我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洛桑和柏林演的《洛桑学艺》是我最喜欢看的,每一个段子我都能演、都能倒背如流,包括他的口技,像马刀舞曲。 在贵大艺术学院学习是机缘巧合的关系。当时我是陪哥哥一起去参加考试培训。老师觉得我条件不错,让我试着考一考,没想到后来就考上了。然后就学了表演。我们运气很好,因为我们受到的是欧洲的教育。当时贵州大学和法国有这么一个专门的合作教学项目。法国有4位外籍戏剧教师,专门来到贵州,跟贵州大学签署了一个协议,集中教学。我们当时有16个人,但因为法国的教学方式很残酷,每天要有8个小时不停歇的教学,有些同学受不了这种工作强度就退出了,还有些同学觉得不适应就换专业小组了。最后留下来的就9个人,我们这几个人在大学期间就成立了一个剧团叫做九维空间实验剧团。后来毕业了大家就分散了,我们有3个人到了上海,然后在上海做戏剧,就把剧团名字改成了“Dramaing艺术联合体”。 问:法国和上海,这两个地方,你都因为戏剧有过不同的接触,近年又回到贵州,谈谈这几个地方对你做戏剧的影响吧。 答:法国是一个艺术天堂,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个人都是处在艺术的氛围当中,你做的事情、接触的人都是和艺术、戏剧相关的,所以在那个地方是很享受的,不会受到外界任何杂事的干扰。 一开始在上海做戏,非常艰苦,因为没有钱租不到剧场,我们只能到在屋顶排戏、还有到免费对独立剧团、民间剧团开放的剧场下河迷仓去排练、演出。在上海就是一边打工挣钱、一边做戏剧。所以在上海的那几年我只管自己的工作叫做以副养主。因为戏剧是我们主业,但他养活不了我,我就必须靠副业去做一些活动策划、晚会、拍片子,用这些挣到的钱来贴补戏剧。好在回到贵州后刚开始也是以副养主,后面因为贵阳戏剧市场渐渐起来了,那现在能让自己的剧团略有盈余,虽然没什么大钱,但作为一个戏剧工作者来说,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已经很幸福了。(来源:贵阳文史 作者:杨甜甜) )![]() |
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